大家好,今天給各位分享物聯卡1g流量成本多少的一些知識,其中也會對物聯網卡費用是多少進行解釋,文章篇幅可能偏長,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就馬上開始吧!
1.物聯卡的前世今生
物聯卡到底是什么?其實物聯卡是中國移動通訊商(包含但不限于移動,電信,聯通)的一種接入業務,通過專用的設備支持短信和基礎通信服務,最早見到的銀行卡POS機就是一種,由通訊商發卡給各大需要通信服務的公司一種服務,從2G時代開始,3G普遍鋪開,一直到4G的物物相連時代得到應用最大化,隨著5G時代的萬物相連以及速度更快,將會得到井噴式發展,這也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所以了解和認識物聯卡是很有必要的。
物聯卡因為不需要回撥和大批量的特性導致所有卡一般都不會有號碼,最多給你一個卡的識別ID,用于充值和續費使用
說一個列子,移動通訊商發100張卡給哈羅單車公司,卡號分別是001-100,并給哈羅單車公司一個月5000G的流量,這個5000G流量是100張卡共用的流量,這個可以稱為卡池。哈羅公司把這100張卡分別安裝在100輛哈羅單車上,用于用戶掃碼識別和單車定位。
這個例子就是最簡單的物聯卡使用,還有一種現在普遍的盈利模式
某公司A向移動通訊商申請500張卡,卡池容量5000G,告訴移動通訊商是作為商用,某公司A把這500張卡用來賣給個人或免費送給個人用戶,個人用戶用來上網,某公司A收取個人用戶流量使用費,這就是我們現在所使用的物聯卡,因為卡池只有5000G流量,500張卡一張卡只能使用10G,如果某一張卡使用流量超出10G,那其他卡的用戶就會相應的減少,這就是最早期物聯卡盈利模式下的流量很虛,現在這個問題也有,但后期某公司A會采用后臺監控的模式來計算每一張卡使用的流量情況,從而斷網讓你續費充值,因為是大批量拿卡,移動通訊商會給某公司A很大的政策優惠,所以5000G的卡池總流量成本是5000塊的話,某公司賣給個人可能就是卡板多少+充值流量多少元=多少G,后期競爭激烈,可能會白送你卡,從而賺取流量差價,這就是為什么有的卡只有0.01元,相當于免費的原因,但前提條件需要較高。另一種模式是自行開發軟件,從某公司拿卡,免費送給客戶使用,但自己開發的軟件設定流量價格高一些,從而賺取差價。
以上是簡單的一種盈利模式,大家知道就好。
知道了這些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有的卡會用一用就被限速,因為他們卡的卡池流量不夠了,所以給其他用戶限速,從而讓其他用戶都可以正常使用,不至于被最上面的通訊商封停。還有一種情況是本身卡池只有5000G流量,但卡的充值流量可能賣了10000G,這些人也是覺得大家都不會用完,總會有剩余,所以導致賣出的卡流量總和大于卡池流量,在月中或月底會大規模的限速情況發生。更有甚者會在趁的合約即將到期撈一筆跑路,這也不在少數。所以你們真的很幸運來到這個群,找好一個好賣家。真的
物聯網卡費用因不同運營商和套餐而異。一般來說,物聯網卡費用主要包括基礎月租費和流量費用。基礎月租費通常為幾元至十幾元不等,而流量費用則根據套餐的不同而有所區別。一些運營商還會提供不限量的套餐,價格相對較高。此外,物聯網卡還有開卡費用和押金等費用。總體來說,物聯網卡費用相對普通手機卡而言較為便宜,但具體費用還需根據不同運營商和套餐進行比較。
斷斷續續用了差不多兩年。
優點:
無需實名(現在正規物聯卡也需要實名了),買了就用,不想用就扔。
便宜,14年時候差不多2-5元1g流量,現在1元差不多1-3g流量
缺點:
不穩定,會時不時被官方封。然后,找客服,重新發卡。有些不靠譜商家會直接不管。
虛標,流量虛標嚴重,不正規廠商流量全是自己標,只有標稱的40%-80%。
網速限制,測網速時候跑的賊猛,實際用時候比一般電話卡慢。
買不買看你需求。
電信物聯網卡分兩種,一種是常規的流量卡,另外一種是NB卡。流量卡是按照你每一個月開通的套餐來定價的,比如說,你訂購的是5M的月度套餐,一個月的費用就是六毛錢。NB卡是一種新型卡,這種卡是按照與基站的互通次數來作為計費的依據,目前兩萬次的連接費用,大概是20塊錢。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其他的,移動,聯通等卡,也是按照套餐來進行計費的。如果有不懂的,可以繼續咨詢。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