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P/圖
移動大干快上5G,聯通電信聯手搶奪第二卡槽
上周,一則河南移動要求下屬營業廳和供貨渠道“賣出一部OPPO手機罰款500元”的新聞,震驚整個通訊業界。
OPPO方面對外承認,“是有一些和移動4G+相關的問題”。中國移動集團緘口不言,一副“忙于”參展2017年世界移動大會的架勢,集中展示了其在5G技術、政企業務、物聯網等方面的最新技術和產品。聯通與電信兩大運營商則聯合舉辦了一場推廣“六模真全網通終端”的發布會,強調使用這種終端的用戶可以“自主選擇運營商”。
敏感的人已經嗅出了其中濃濃的火藥味,不過大多數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以為這次只是區域運營商渠道管理的一時“擦槍走火”,殊不知,上周發生的一連串運營商大事,背后集中反映了如今的運營商三國殺格局,已經走到了一個微妙的后4G階段:從之前的拼搶4G用戶數,轉為如今的流量收入大蛋糕的爭食,中國移動的對策已經調整為大干快上5G的同時,以高補貼的4G+終端激勵政策力阻流量收入流失;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則史無前例大聯手,以“真全網通”終端+超低流量費的組合,在營銷宣傳和市場推廣上全力狙擊老對手,爭取占據用戶第二卡槽的關鍵位置。
■新快報記者 鄭志輝
OPPO R11強行下架事件背后:
后4G時代第二卡槽比主號更重要
據記者了解,河南省移動分公司除了要求該省所有渠道和移動營業廳禁售所有OPPO品牌的4G+機型之外,還要求這些營業廳和渠道不得參與6月份的OPPO R11線下訂貨會。起因是因為今年OPPO最重要的產品R11率先推出的是全網通版本,R11首銷當天也沒有移動4G+定制產品。究竟這些明星終端的全網通版和移動定制4G+版本背后藏著什么玄機,惹得中移動“肝火大動”呢?
原來,全網通手機即一部手機兩個卡槽,可以通吃三大運營商的網絡,想用哪家的卡就用哪家的卡。而“移動4G+版本手機”的秘密在于:在插入“移動+其他運營商”雙卡時,會鎖定移動卡做主卡,聯通、電信卡只能通話,4G上網功能遭到“閹割”。
有人會問,移動號還是主號,不挺好的嗎?為什么現在還搞“閹割”這種老套路授人話柄?
這背后的原因,要從我國全面進入4G時代后,手機用戶的使用習慣發生了重大轉變說起。一是三大運營商去年上半年的年報中,均提及流量收入成為其收入最大來源;二是隨著移動互聯各類應用的深化和手機實名制的全面推行,用戶的手機主號基本上都與微信、支付寶、微博、滴滴打車等熱門應用深度捆綁,用戶要換用號碼變得分外麻煩。
這兩大轉變的共同作用之下,對三大運營商的經營思維產生了最直接的沖擊:在擁有最多手機用戶數的中國移動來說,不用太擔心老用戶被“撬墻腳”轉投別家,憂的是雙卡終端早已成為整體終端市場中的主流(根據GFK數據,截至目前,全網通終端市場銷售占比超過75%,預計2017年年底將突破80%),用戶很可能在更高網速、更低資費的誘惑下,移動號僅作語音、實名制用途,上網流量大部分分流至第二卡運營商;相應地,聯通和電信也不再將市場營銷焦點集中在硬撬別家的老用戶,而是爭奪第二卡槽的流量收入。
4G先發優勢漸失,網速短板浮現
中移動對策:加快5G步伐,輔以高補貼終端誘惑
中國移動是我國推行自主4G制式TD-LTE的最大受惠者,不僅有了長達一年的先發優勢,還讓其市場地位從3G時代的三分天下再次回復到一騎絕塵。不過,隨著中電信和聯通的4G鋪設逐步完善,TD-LTE的4G網速短板開始浮現——100Mbps的下行速率本來就較FDD LTE制式的150Mbps低了不少,并且更多的4G用戶數進一步導致單個基站區域內每用戶共享到的網速偏低。更要命的是,按照5G的全球規劃,大規模商用最快也要到2022年,這也意味著中間存在一段長達5年的后4G時間窗。
移動的應對策略是兩手準備:一方面將現有4G基站升級提速至330Mbps的4G+版本,并且配以前述閹割版的4G+終端激勵策略;另一方面,大干快上5G,爭取將5G商用時間提前至2020年,重演4G先發制人一幕。
據悉,對于手機廠商,中移動從2016年開始即要求雙卡產品必須支持中國移動“網絡優選”原則。具體來說,中國移動在網絡制式方面要求,2017年2月底開始,所有產品必須支持五模及以上,單卡產品支持所有運營商4G制式,雙卡產品支持網絡優選。對于這類“深度合作型”手機,酬金比一般合作型手機上浮50%。全年終端補貼總量據說達到137億元,回漲到2015年水平。
在上周的2017年世界移動大會上,中移動最新發布的4G+產品白皮書上,依然強調了4G+手機的發展策略是“推進支持移動優先的五模及以上產品發展,加強終端管理”;雙卡模式上,卡2只能支持聯通3G或電信2G成為必選項。
電信聯通大聯手, “低價流量+全網通終端” 搶食流量大蛋糕
與中移動纏斗多年的中電信和中聯通同樣很清楚老對手的最新戰略,其反擊策略是爭取政府和輿論的支持,以此迫使中國移動推全網通版手機,而非中國移動定制版本。
據記者了解,六模全網通已經正式被兩大標準化組織GSMA和GCF批準為國際標準,有了國際上的支持。而提速降費又是國家一再強調的重點,電信聯通兩家的宣傳部門自去年以來不斷大力發聲稱,推廣全網通手機可以顯著降低手機廠家的生產成本和消費者購機的成本,提高消費者自主選擇運營商的積極性。
在上周由廣東電信、廣東聯通聯合主辦的“落實提速降費,推廣六模真全網通終端行動”發布會上,兩家又提出新口號:“一部手機、兩個卡槽、三網通用、4G隨意切換、5大洲漫游,用戶可以不再受手機制式的束縛而自主選擇運營商……”
在網絡覆蓋上,廣東電信將70%的城市區域3G基站已經升級為覆蓋更廣的800M頻段4G基站,做到可以打電話的地方就可以4G上網;廣東聯通重點在業務熱點區域部署4G+的載波聚合技術,實現370Mbps的峰值速率。
超低流量資費則是爭奪第二卡槽的另一有力武器。首先是過去兩個月鬧得沸沸揚揚的“無限流量”概念套餐,聯通最早打出了全新的無限語音、無限流量“冰激凌”系列套餐,其后電信也推出了所謂的“真不限量”天翼套餐(其實都并非完全的無限制),主要針對高端用戶。面向低端用戶的是近期主推的新概念流量套餐——日租卡,由聯通和電信的各地分公司個別提供,主打本地超低價流量,如廣東電信的1元800M,廣東聯通的1元500MB等。
相比之下,中移動出于自身運營利潤率的考慮,同階套餐在性價比上明顯難以與此兩家相匹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