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業聚焦更加細化、綜合性管理解決 方案供應商的崛起、IT、互聯網、物聯網企業 開始進軍安防行業,a&s Reaserch在2016年提出 “去安防化”的概念,但礙于當時人工智能在業內正處于萌芽期,行業人士對于智能化的認知仍然停留在傳統的階段,對于這樣的觀點大多不以為意。 隨著人工智能在行業的融合不斷深入,行業領先企業紛紛開始對企業的定位進行重新的 梳理,從安防企業中不約而同向智慧物聯(視 頻)企業蛻變,也有不少企業向外界直接定位 為人工智能企業。這種現象背后,也透露出在 新的賽道上,領先的龍頭企業們要進行新的卡 位。
(1)定位與賽道更換
為了更好的展開挖掘數據深度應用價值的工作,行業主流品牌在近年來紛紛對企業進行 了重新的定位與轉型: 海康威視轉型升級為以視頻為核心的物聯 網解決方案和數據運營服務提供商;大華股份 定位為以視頻為核心的智慧物聯解決方案提供 商和運營服務商;華為安防更名為華為機器視覺,助力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 無論是更名還是定位,安防領先企業都在 透露著一個信息——提供超越安防的服務,但在“萬物感知/萬物互聯/萬物智能”的趨勢下, 企業間業務的重合雖然必不可少,但由于賽道 的變更場景的拓展,相互競爭的壓力會變小, 但要面臨的對手將不再是安防“老面孔”。 在全力擁抱人工智能與物聯網時代中,安 防行業第一梯隊的廠商們選擇更多的是產品線
與業務線的進一步拓展,但跨界巨頭們的選擇 更多的是收購或者入股安防企業,例如阿里便 是近年來最為典型的例子,智能視頻已經成為 萬物感知的核心,是行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的錨點,因此在未來出現任何新的跨界巨頭進 入到安防產業中也是可能性極高的事情,但切 入點或許可能是從智慧民生、智慧生產等泛安防角度,例如智能汽車或5G應用等,從這個角 度看,產業的戰線已被拉長,未來充滿著無限 的可能性。
(2)戰略布局 智能升級
從以上幾家安防企業的戰略布局來看,其 演變的邏輯正是對產業前沿趨勢的預判,契合 安防人工智能的深度應用需求。但僅僅依賴傳 統的產品或解決方案仍遠遠不夠,隨著新興智 慧城市的推進,數字化與智能化正成為轉型升 級的主要抓手,因此安防企業除了思考如何滿 足行業碎片化的應用需求外,也在積極打造能 夠支撐起規模化應用的平臺系統架構。 光鋪墊產品還遠不夠,尤其隨著各行業領 域開始逐漸進入到數據治理階段,既要滿足行 業碎片化的應用需求,同時也需要打造能夠支 撐起規模化應用的平臺系統架構。
在這樣的趨勢背景之下,海康威視2016年 開始布局AI產品,2017年提出AI Cloud架構, 2019年提出物信融合數據架構,首次闡明智能 物聯網與信息網之間規模化、體系化數據融合 的路徑和方法,發布物信融合數據平臺。截止 到2019年底,大型數據工程項目已超過100個。 進入2020年,海康威視提出智慧城市“數智底座”,將多年來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領域的技 術積累融匯為對智慧行業和智慧城市建設的統 一技術底座。“構建智能場景物聯,打造數字 企業應用”已然成為海康威視當下及未來幾年 布局的重點。
大華股份推出的“HOC 城市之心”架構同樣是為數據治理鋪墊基礎,其以“全感知、 全智能、全計算、全生態”為能力支撐的智 慧城市發展引擎,實現面向城市級、行業級 和民用級構建“1個平臺、2個中心、N類應 用”(1+2+N)的新型智慧城市架構。2019 年,基于對數字經濟和智慧物聯產業發展趨 勢的深刻洞察,大華股份加速深化與落地 “大華HOC城市之心”戰略,進一步提出了 智慧孿生的理念,完整推出以視頻為核心的 物聯網系統架構,面向行業創新應用,打造智慧物聯PaaS平臺,強化端邊云協同,加速 向平臺型、生態型架構升級,為客戶提供面 向應用場景和數據價值閉環的解決方案。
在傳統安防加速向智慧物聯方向轉型期,行業的競爭已經開始朝著軟件為主,硬件為輔的方向轉變,在面向未來項目化與定 制化的方案需求,多層次的軟件需求以及場 景化的應用特征均強調安企需提升自身體系 的構建能力,無論是中臺還是開放平臺,都 在提升企業滿足客戶定制化的需求,以及強化自身的優勢。
(3)生態建設:開放、賦能、共贏
一個產業從無到有,往往是先從一個點 開始,發展上下游,變成一條產業鏈,然后 跨界協作拓展成一個產業面。但是,當產業 進入到生態建設階段,這個產業便開始立體 化,支持更多跨平臺、跨行業、跨部門、跨 區域的商業行為的運作,加強上下游之間的 合作力度,縮短了用戶需求和方案響應、實 施之間的時間,由此也能更好的匹配產業的 高速運轉,達到提質增效的目的。 由于人工智能的產業鏈條比較長,涉及 到從基礎算法模型、基礎硬件、基礎產品、 行業應用、場景應用、解決方案到應用交付 的不同環節,需要不同環節之間的分工協作
才能打造出一個完整的產業鏈。AI賦能安防 產業后,不僅會釋放原來未被滿足的大量市 場需求,更會帶來更多、更豐富的新應用需 求場景,市場規模將得到極大的放量。 目前在安防行業,行業上游有視頻算 法提供商、芯片制造商、圖像傳感器等零部 件,行業中游包括了硬件制造商、系統集成 商、軟件服務商,行業下游涉及到公安、政 府、交通、金融等行業應用。隨著行業精細 化程度的加深,產業鏈的長度和密度或將持 續延伸,即使體量再大,單一一家企業也無 法擁有完整的產業鏈,覆蓋到方方面面,產 業生態體系的建設勢在必行。
海康威視——發布Hikvision AI Cloud能力開放平臺
2018年,海康威視正式發布Hikvision AI Cloud能力開放平臺,以“開放、平等、創 新、共贏”為理念,面向合作伙伴提供基礎 設施開放、數據資源開放、平臺服務開放、 應用接口開放四層開放能力。通過該平臺, 海康威視將攜手合作伙伴,共筑面向產品和 服務的兩類生態圈。
大華股份——全生態戰略
大華股份提出了“云生態、智未來” 驅動產業升級轉型的理念和“全智能、全計 算、全感知、全生態”的戰略思路,積極開 拓與持續創新,建立多維的行業生態鏈,通 過各個維度與行業合作伙伴開展合作,致力 于打造以智慧物聯信息服務為核心的視頻生 態圈。而且大華“全生態”發展也包括芯片 產業生態的建立,與業內主流芯片公司保持 良好的合作關系。
華為機器視覺——堅持做好黑土地
2018年華為智能安防被定為華為的戰略 方向,并通過幾次內部會議確立了安防在華 為的重要地位,將華為安防定性為“開放黑土地,匯聚數據湖,讓應用百花齊放”,憑借 著AI以及云的優勢,華為開始大力猛攻安防領 域。在安防領域,華為依然延續了“上不碰應 用,下不碰數據”的風格,堅持做好黑土地。 華為安防戰略中,未來的安防系統將會是一個 云化架構、開放解耦、全網智能、前后端聯動 的智能化體系。為了加快安防智能化發展,規 范安防智能化系統建設,華為提出了安防智能 指數建設的構想。2019年華為聯合指導單位、 行業協會等逐步完善評價體系的系統性與可量 化目標,攜手共筑安防智能評價體系。
綜合起來看,生態的核心是開放,除了開 放技術給用戶,還必須扶持用戶加速成長,才 能讓用戶真正獲取平臺賦能的力量。而從產業 面的角度來講,良好的開放平臺和生態,不光 是利己利用戶,同時也擔任著為產業發展“造 血”的角色。